返回首页 >

感知日照 | “赶”出来的热闹,“集”出来的幸福,让乡村生活红红火火

2025-02-14 08:31   高新区发展集团

  曲祥英

  “现炸的爆米花五元一锅”“岚山地道煎饼十元一袋”“富士大苹果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顾客还未到跟前,吆喝声已传出了老远。大集上,这些富有地方口音的吆喝总是要比任何文字化的宣传更能吸引人。

  在山东,赶大集是人民群众生活中虽日常却很重要的一项活动,不仅在乡村,一些城市市中心仍旧沿袭着赶大集的传统。在大集中,简单的一项项商品经济交易,蕴含了热热闹闹的乡土文化,人间烟火味在集市中氤氲蔓延,滋养了一代代人。

  这份热闹里体现了山东人热情直爽的DNA。相较于日常运营且地点固定的“菜市场”“超市”,来赶集的商家是重要的参与者,集上一半的热闹是摊位上的商家给的,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带来了丰富的货品,从吃喝用到花鸟鱼虫,满足日常所需。“木事啊,不买先尝尝”“好吃再来啊”没有一个大集能够拒绝热情邀请的,商家们用“先尝后买”的经商之道温热了一场场数字化的商品交易,“下次还来”的承诺则是顾客给交易划定的结果。“这次”与“下次”就这样热热乎乎地连接起来。

  在欢声笑语和心满意足中,一场大集把山东人热情朴实的经商之道彰显得淋漓尽致。

  这份热闹饱含了浓郁的血脉情结。“婶子,去赶集吧”“明日赶集,集上唠啊”关于集的话题,总是很多,有与亲朋好友的守时相约,有邂逅浅谈家长里短,买卖商品之余,还是驻足在街头的熟人社区社交活动。大集搭建起人们情感交流的纽带,问候与关爱在一场“集”的牵引下,人们交流的网络日益紧密而熟络,多了份信任和亲近,少了隔着屏幕的冷暖自知。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