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传播途径有新定义,校园防控这样做
2025-02-14 11:23 长沙晚报
新学期伊始,校园内人员密集,而此时,流感防控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中指出流感传播途径“主要为经空气传播”,与2020版“主要为飞沫传播”有所区别,这是否意味着在校园等人员密集区域,感染流感的风险会增加?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护师阳涛介绍,202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关于经空气传播病原体术语的全球咨询报告》,更新了“感染性呼吸道颗粒”的概念。报告中用“经空气传播”来总体描述主要通过空气或空气中悬浮物传播的传染病,摒弃了以往以5微米为单一分界点区分颗粒大小而定义“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的做法,将传播方式分为经空气传播并吸入和直接沉积。
“需要注意的是,空气传播并吸入可以发生在距离感染者或近或远的地方,其传播距离受到气流、湿度、温度、通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阳涛提到,“感染性呼吸道颗粒”即含有病原体、水和呼吸道分泌物的颗粒,通过呼吸、交谈、唱歌、吐痰、咳嗽或喷嚏等方式进入周围空气中,随气流移动,进一步分散和稀释。直接沉积指感染性呼吸道颗粒通过飞溅方式排入空气后,近距离直接沉积在易感者口、鼻或眼睛,从而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并引起感染。
2025版“经空气传播”概念涵盖了之前的“飞沫+气溶胶传播”,这也更为强调了流感季节空间防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