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密码,你知多少?
2025-02-14 16:03 长沙晚报
无论是“好孩子”“坏孩子”,贴标签都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孩子,可能感到自己被否定,进而自暴自弃。贴上“好孩子”标签的孩子,也可能因为害怕失去认可,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
给孩子贴标签,容易忽视事情的复杂性,孩子的行为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简单地用“好”或“坏”评价孩子,忽略了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复杂背景,往往导致对孩子行为的片面理解。
不同文化、家庭和教育背景下,人们对“好”“坏”的评判标准可能不同。而且,孩子处于成长阶段,其行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简单地用“好”或“坏”定义孩子,不仅容易受到评价者个人偏见的影响,也易忽视孩子的成长潜力。因此,更合理的做法是关注孩子的具体行为,用爱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并提供适当的引导,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哪吒内心孤独焦虑?提示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孩子
“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哪吒2》中,哪吒母亲殷夫人对哪吒的宠爱溢于言表,可也没有一味溺爱,而是设定了明确的规则和界限。李靖夫妇忙于公务,忽略了与哪吒的情感交流,导致孩子内心孤独、焦虑,这提醒我们,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搭建起亲子关系的桥梁。
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困惑和焦虑,唐秋萍建议,家长和老师不妨试试这样做:
家长或老师态度要诚恳,要真心花时间倾听孩子有何焦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做,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会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