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鲁展风采 | 王凡:将深海大洋观测数据“现场直播”
2025-02-17 07:06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2009年,胡敦欣牵头申报的一个西太平洋重大基金项目立项。王凡作为该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先后组织了10多次方案论证、无数次测试演练,终于在2010年成功布放了6000米深海潜标,这是我国成功布放的首套大洋潜标。之后,经过数年技术攻关克服了诸多难点,2016年实现了潜标数据的实时回传,将深海大洋的观测数据由“定期回放”变成了“现场直播”。
目前,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已有包括20余套深海潜标、2套大型浮标在内的千余件观测设备,已经稳定获取连续10年的观测数据,不断刷新我国深海观测网获取数据的最长时间纪录,突破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到中深层环流结构和多尺度变异的科学认知。这些研究成果,初步奠定了我国在西太平洋海洋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领跑地位。
“科研攻关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这是我们多年来投身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建设和调查研究的重要原因。”在王凡看来,西太平洋毗邻我国,是我国从近海挺进大洋的必经之路。西太平洋具有全球最大的暖水体——西太平洋暖池,存在强劲的热带对流和海气相互作用,对调节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具有重要作用。
西太平洋还具有非常丰富的陆源物质输入、极高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大规模的板块俯冲、全球最深的海沟和完整的沟—弧—盆火山体系,以及异常活跃的海底热液和冷泉活动等。王凡表示,西太平洋不仅对我国经济生产生活和国家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也是开展地球系统科学和相关资源环境研究的理想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