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有招聘、时时有岗位,济宁“妈妈岗”“大龄岗”化解就业招工“两头难”
2025-02-19 07:28 工人日报
济宁市总根据劳动者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地发布岗位信息。针对农民工及未就业妇女群体,广泛归集建筑、维修、家政、物流等传统就业岗位,并鼓励企业增设“妈妈岗”“大龄岗”,助力各年龄段农民工及未就业妇女实现就业。对于高素质人才,工会积极对接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产业的高、新、特企业,发布“特招”公告,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产业发展,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同时,济宁各级工会依托工友创业园及工友创业联盟,深入调研企业需求,发掘出一批订单型、季节性、灵活性岗位。同时,工会联合专业培训机构和企业技术骨干,开展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 济宁市各区县工会也立足本地特色优势产业,深挖产业链就业潜力。金乡县围绕大蒜产业深加工、品牌营销等环节,设置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电商运营等岗位;嘉祥县聚焦石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出石雕工艺设计、文化创意开发及营销推广等岗位。
“通过搭建‘产业+人才’适配平台,实现了就业扩容与产业升级的双向赋能,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我们将持续聚焦职企双方需求,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技能,切实化解就业招工‘两头难’的问题,不断擦亮‘工会帮就业’服务品牌。”济宁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责编: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