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登海种业创始人李登海: 把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春风带到田间

2025-02-19 17:00   大众日报

  “我今年76周岁了。前29年在家跟母亲过春节,这47年都是在海南,陪着玉米一块过春节。”除夕当天,李登海和海南基地的70多名技术人员忙完当天的工作,晚上回到宿舍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大年初一一大早,他们便到育种地里套袋授粉,先给玉米“拜年”。

  1972年,23岁的李登海担任掖县西由人民公社后邓大队农科队队长。他从一份农业考察报告中获悉,国外创造出了2500多斤的玉米亩产量,是当时我国玉米产量的8到10倍,他深受震动。

  “外国人能创出玉米高产,中国人也能!”从那时起,李登海及其科研团队不间断地进行了50多年的玉米高产攻关。

  农作物育种是一场跟时间的赛跑。在莱州,玉米一年只能生长一茬,要想培育出一个性状稳定的新品种,至少需要六七年的时间。为了多种一茬玉米,把育苗周期缩短一半,李登海毅然启程奔赴海南。“新出的玉米苗,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怕牛羊啃,怕老鼠咬。晚上就睡在玉米地旁边。”李登海回忆道。

  通过南繁北育研发历程和玉米高产栽培研究,李登海团队发现了紧凑型杂交玉米较平展型杂交玉米的高产潜力,同时发现和确立了紧凑型杂交玉米是我国高产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李登海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此后,我国杂交玉米的高产品种选育基本上由平展型陆续转向紧凑型,这被称为我国杂交玉米育种发展史上一次“绿色革命”。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