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迹丨2024山东五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齐长城遗址又有新看点
2025-02-20 17:41 海报新闻
本次发掘涉及三个发掘区,分别为北区、南区和东部剖面区,发现了大型夯土遗迹、道路、护坡、房址、壕沟、灰坑等遗迹。其中最重要的收获为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夯土城墙。
东部剖面上所反映的墙体可分为四期,其中第三期长城墙体保存最好,工艺最先进,体量最大,宽达30余米,应该是战国时齐国国力最强盛时所修筑。
北部发掘区的早期长城的1座灰坑内出土了较多的陶片,有鬲、罐、甗等,时代多为西周晚期,最晚不晚于春秋早期。结合测年数据,这座灰坑的年代应该代表了早期城墙的始建年代。

总体上看,可将这次发现的城墙概括为早晚两期,早期长城宽10余米,属于春秋时期,最早可能到两周之际。晚期城墙主要属于战国时期。
本次发掘地点位于平阴城的东南1.5公里处。平阴城西临济水,北有卢邑,南有谷城,东有邿国,《左传》、《清华简》、骉羌钟铭等文献均有记载,齐长城属于齐国西部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发现的早晚两期长城,理清了不同时期齐长城的构造特点和分布关系,为判断长城的建筑年代提供了直接证据。特别是早期墙体(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和晚期墙体(战国时期)的叠压关系,为齐长城的分期与功能演变提供了重要实证。这也进一步弥补了文献记载造成的历史缺失,使我们理解齐国设置平阴城在济水沿线加强防御的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