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生机日争新——山东民营企业的创新故事
2025-02-21 19:51 新华社
“都说‘九死一生’,我们非要试一试。”齐鲁制药总裁李燕说,他们分别耗时10年和7年研发出2款一类创新药,另有80余款处于研发阶段。2024年,他们的研发投入达45.3亿元,“十四五”期间预计研发投入超200亿元,三分之二用于创新药研发。
问鼎“行业冠军”
山东民营企业中“藏”着不少行业隐形冠军,它们有着独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一招鲜”。屡屡“夺冠”背后是锲而不舍的开拓创新。
豪迈集团手握轮胎模具、螺旋绕管式热交换器、碳化硅热交换器、连续流装备、气门芯5个国家级和省级单项冠军产品。“我们自主研制的先进装备,是制胜市场的有力法宝。”豪迈集团董事长张恭运说。
制造一枚小小的气门芯,要经过30多道工序。豪迈集团刚涉足这一领域时,很大程度上依赖手工制作。后来,企业创新研发出生产气门芯的专用装备,将生产效率提升近百倍,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拿下了35%左右的全球市场份额。
在豪迈集团,所有岗位皆可成为创新源头。2024年,超过2.5万名员工提出45万条创新改善意见,共创造效益8.6亿元。豪迈用自己培养的技能人才领衔研制生产机床,目前使用的数千台机床近70%为自主研制。
每一个单项冠军的成长背后,都有一段关于坚守的故事。从最初只有6笔订单,到成为占据高端市场的行业龙头,金恒丰科技集团十几年如一日潜心研制超宽幅环保打印机,每年将10%的营业收入用于研发,其产品可实现在各种工业板材和柔性材料表面打印。
“创新是最大的底气。”金恒丰董事长施乾平说,面向未来,唯有矢志创新,才能继续向市场更深处扎根。
角逐“未来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