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机器人“上岗”青岛工地 助力城市“智能建造”

2025-02-24 09:20   大众网

  “每次作业,塔司都要攀爬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钢梯进入高空驾驶室,在一平米多的驾驶室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即使有空调设备,数九寒天和三伏酷暑也特别难熬”,黄岛中医院项目总工周杰告诉记者。且因塔吊高度和承重等特点,其操作危险系数相对较高。如今,有了无人塔吊,再不用塔司们爬上爬下,让吊装作业不再畏惧风雪严寒,可实现全程智能吊装。只见地面信号司索工手握按键式遥控器,等待吊钩来到起吊点,通过校钩操作,吊钩便稳稳抓起建材,自动运输到指定地点。

  据了解,这款无人塔吊搭载了中建八局研发的工业操作系统和智能控制软件,通过三维数字建模、吊装路径自动规划、高稳定Lora通信、主动避障等技术,真正实现无需塔吊驾驶员,仅需地面上的两位信号司索工通过按键式遥控器进行定位,即可自动完成吊装作业,且能实现多塔协同。

  记者了解到,2023年青岛筛选了49个工程项目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其中列入部试点项目10个,加大项目全过程BIM应用以及轻型造楼机、建筑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培育智能化工厂4家。目前,累计筛选97个智能建造工程项目试点、14个智能化工厂项目试点、6个建筑产业互联网项目试点。

  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建造建设,才是这个行业的目标。如大家所见,“机器人工友”正在工地上大显身手,它们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艺”,更展示了突出的“工作能力”。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管理方法等创新手段,进一步提高效率、改善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成为助力建筑行业迈向智能建造未来的标杆力量。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