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心血管防治成果获国际认可 国际络病学大会展现中国方案
2025-02-24 15:58 海报新闻
针对急性心梗治疗瓶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团队开展的3119例临床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可使患者30天内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0%,一年内再梗风险下降74%。该研究不仅登上JAMA主刊,更被斯坦福大学专家誉为开启急性心梗治疗新时代。
在房颤术后管理这一国际空白领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团队的920例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可降低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风险40%,成果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意大利心脏病学会主席Filippo Crea称此疗法为房颤管理的创新突破。
对于心衰治疗难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牵头的3110例研究证实,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标准治疗可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17%、心衰恶化住院风险24%。《自然·医学》杂志同期述评指出,该研究为整合中西医实践提供了典范。
这些成果的取得,标志着络病理论研究完成“理论-临床-新药“的完整创新链条。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强调:“能刊登在JAMA上,是我们中医对国际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美国心衰学会前主席Milton Packer教授更撰文指出,通络药物的成功研究架起了中西医哲学对话的“桥梁”。
本次大会不仅展示了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原创优势,更以现代循证医学方法推动传统医学国际化进程。正如张伯礼所言,这些突破性进展让世界看到中医药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智慧,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
责编:吴军林
审签:魏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