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军山》到《哪吒2》,我们能看到什么?
2025-02-25 10:40 新华社
1905年,在泛黄胶片的震颤中,三国老将黄忠弯弓搭箭,向光影世界射出了中国的第一支箭——《定军山》。
2025年,魔童哪吒脚踩风火轮,打破象征壁垒与禁锢的天元鼎,“神话”般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
从1905年到2025年,从《定军山》到《哪吒2》,正好120年,两个中国甲子。百年曲折激荡的中国电影史,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值得挖掘的宝藏,给今后的电影发展有何启示?给中国电影更好走向世界又有什么借鉴?

1905年,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三国演义”经典表演中,老将黄忠的请缨、舞刀、交锋等片段,被电影摄像机一一记录。这部名为《定军山》的国产无声电影,虽然无声,却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唱”出了中国电影第一声洪亮“啼哭”。
《定军山》,既是中国电影的起始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技术的初次碰撞。“呱呱坠地”的中国电影,从此开始了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技术依赖到独立创新的砥砺前行。从仰望世界到立己达人,从铆足劲儿追赶到创造出一个个现象级作品,中国电影的每一步,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中国电影博物馆内展出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中的人物蜡像。新华社发(2005年12月27日摄)
从《定军山》《三毛流浪记》,到《流浪地球》《哪吒2》,新时代优质作品迭出绽放的背后,核心逻辑是中国经济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科技与工业制造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