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岱楼 | 从“水瓶颈”到“水引擎”——淄博善调“绿水”重构城市生态经济版图

2025-03-28 15:32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孙晨 淄博报道

  水润城兴,泽被民生。淄博市以超常规举措破解缺水困局,以创新思维重构水生态体系,书写了一部生态治理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鲜活样本,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淄博方案”。

  在技术创新层面,中心城区生态调水工程展现了资源集约利用的智慧结晶。地表水循环、雨洪利用、矿坑水再生、中水回用等多维并举,将每滴水的价值发挥到极致。特别是日均2.4万立方米的矿坑水回用项目,不仅破解了工业遗迹治理难题,更开辟了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数字化转型为生态治理插上智慧翅膀。从61处智能监测点到云影河数字调水模型,从“天眼巡河”到闭环管理系统,淄博构建起全要素感知、全过程管控的智能水网。这种将物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入生态治理的实践,标志着城市水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智慧决策的质的跨越。

  淄博这场生态调水实践,彰显着战略定力与系统思维的高度统一。面对“十年九旱”的自然禀赋短板,淄博市不囿于传统治水路径,而是统筹构建“八河联通”大格局,通过跨区域调水、多水源联动的系统化治理,将碎片化水资源整合为有机循环体系。这种以全局视野打破行政边界、突破行业壁垒的治理模式,正是现代水网建设的创新示范。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