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火车头奖杯折射的精致城市密码
2025-03-21 09:54 大众网

“城市IP”的在地表达
作为出行的旅客,您可能想问:候车的碎片时间能做什么?威海站已把候车时间转化为文旅体验的黄金窗口——每年春运、暑运启动前夕,非遗匠人在候车厅展演剪纸面塑绝技,带妆京剧演员展开水袖,“爱山东”APP推送的文旅惠民优惠券直达乘客手机……
去年威海站实施了一体化功能改造提升工程,旅客出行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这个以人为核心来提升满意度的“城市会客厅”里,停留时长里的焦虑等待转化成轻松的文化漫游。国铁济南局威海站党支部书记马宏伟介绍:“我们将非遗代表性项目、旅游资源,包括文化项目推广变为常态化展示,把高铁+非遗+旅游,打造成我们威海市、威海站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让大家在威海站乘车时不仅得到的有出行服务,更有文化的体验。”
刷证出闸的瞬间,日均约3.5万人次的客流从高铁“主动脉”汇入城市道路交通的“毛细血管”,定制路线公交、观光大巴等公共交通实现与火炬八街、刘公岛、布鲁威斯号等网红景点无缝对接,“快旅慢游”的体验进一步升级。
区域协同的“精致解法”
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本质是对“人”的精准服务与对“城”的系统赋能。如果说服务温度塑造了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高铁网络的延展则夯实了城市发展“留量”进阶的“长尾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