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产权根基 守护绿水青山——山东省地质测绘院创新实践引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齐鲁典范
2025-03-25 17:53 大众网
在完成自然保护地确权基础上,该院同步推进矿产资源确权登记。据山东省自然资源厅《2023年矿产资源确权登记进展通报》,截至当年底共完成莱州纱岭金矿等483个矿区登记,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自然保护地+矿产资源”多类型确权登簿的技术单位。目前,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等国家级保护区确权工作已全面完成。
机制革新:构建全链条标准化体系
为解决不同专项调查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该院建立“技术单位自检+市县审核+省级会审+第三方质检”四级联审机制。以昆嵛山项目为例,项目组历时15天、行程1700公里,对307个样本点进行实地核查,确保登记数据与实地状况100%吻合。该机制被纳入《山东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成果质量检查及验收细则》,成为全省通用标准。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确权登记项目现场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还参与编制《山东省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技术细则》等8项技术规范,覆盖资料收集、外业核查等全流程。其中,“走到、看到、问到、记到”的质检法被自然资源部《登记与法治》专刊收录。
同时,通过“理论培训+实战练兵”模式,该院累计培养400余名复合型技术骨干。2023年10月,承办山东省首届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业务技能竞赛。通过理论考试和外业实操考核,全面提升行业队伍专业水平。竞赛中涌现的多名技术能手被纳入省级专家库。
成果转化:从产权界定到生态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