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筝记忆丨李颖慧:风筝线上的时光与乡情
2025-03-26 10:05 大众网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春天。每当春风吹起,父亲总会带着我来到田野,手里拿着他亲手扎的风筝。父亲是个手很巧的人,那些普通的竹条和纸张,在他手里就像有了生命,不一会儿,一只漂亮的燕子风筝就诞生了。我兴奋地拉着风筝线在田野里奔跑,父亲则在后面大声喊着:“跑慢点,注意风向!”风筝越飞越高,我仰着头,眼睛紧紧盯着它,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一起,飞向了那片广阔的蓝天。田野里回荡着我们的笑声,那是童年里最纯粹的快乐,简单而又美好,像一首悠扬的童谣,在记忆里不断回响。
风筝,不仅是我童年的玩伴,更是我对故乡深深眷恋的寄托。无论我走到哪里,故乡的风筝总会在我的记忆深处翩翩起舞。远离家乡求学的日子里,每当我感到孤独和迷茫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故乡那片放风筝的田野。那一片片随风舞动的风筝,如同故乡的召唤,让我在异乡的漂泊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故乡的风筝,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它连接着我与家乡的土地,让我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风筝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儿时的玩耍。风筝,作为潍坊的文化瑰宝,承载着这座城市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它是潍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的民间娱乐活动,到如今走向世界的文化盛会,潍坊风筝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传承着潍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