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楼|淄博创业生态启示录:烟火气里长出的创新基因
2025-03-26 16:57 大众网
在“破壳计划”青年创业微课堂上,“一部手机+一个直播间”的轻资产模式成为爆款课程。博山豆腐箱制作过程变身舌尖风Vlog,战国铜餐具3D打印复刻作品被博物馆买走版权,周村古商城的叫卖声成为非遗短视频的引流BGM——淄博教会创业者用齐文化、陶琉技艺、鲁菜IP这些“现成流量富矿”破圈。数据显示,参与首期培训的创业者超七成实现月销破万元。
生态构建:从市井到高地的立体跃迁
这座城市将创业生态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在街角,修鞋摊主老周开设“沉浸式修鞋”抖音号;在园区,55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支撑起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强”产业。这种“市井烟火+高端智造”的生态闭环,让95后海归与摆摊大叔能同桌吃烧烤、共话流量密码,也让哈萨克斯坦姑娘娜塔莉亚的新能源公司依托中欧班列“闯世界”。
城市温度:营商环境藏在细节处
从“政务服务直通车”开进商场现场发照,到二手市场里创业导师帮学员砍价淘设备,淄博把“较真”精神注入服务细节。当修鞋摊主都能在街角找到创业归属感,当外资企业享受“容缺受理”“特事特办”绿色通道,这座城市的吸引力早已超越政策补贴层面。正如创业者所言:“在淄博,你的创业战友是2000年前的管仲,是八大局的烟火,是那些比你还怕你失败的陪跑者。”
淄博的实践揭示,真正的创业沃土无需华丽辞藻的修饰。当政策文件化作烧烤炉边的运镜指导,当城市文化IP成为小微经济的破圈利器,当每个普通人的生存技能都能长成事业,这座老工业城市便完成了最动人的转型——让创新创业不再是少数人的冒险,而是整座城市的呼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