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成势。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经济监测分析,建立数字产业项目库,入库项目近40个,4个入选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专班直引落地项目15个,签约金额53.32亿元,较既定任务实现“双翻番”。3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确权登记,完成首单数据资产入表融资,全市数据交易额突破1000万元,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开展数据赋能“十百千”系列活动,助推31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全覆盖,2个社区获评标杆社区,争取省级奖补资金533万元,加快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施政履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2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移动端办理,22个“一件事”申请实现数据共享。全省唯一在“鲁通码”和“电子签章”两个领域入选试点,数据领域4个省试点通过验收;实现110项高频电子证照证明应用,“鲁通码”在13个领域3899个场景全面应用,“无证明城市”建设不断深化。打造“城市大脑”智能中枢,构建19个领域1620项指标体系,覆盖领域和指标质量均居全省前列。搭建“三大战役”专题模块、经济调度“滨数智”系统,不断提升“七库”应用水平。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级。公共数据汇聚实现全覆盖,数据汇聚60亿条、开放19.6亿条,开放数林指数全国第九;完成数字加油站省级试点建设,监管平台“滨州版”全省复制应用;搭建政务云信创资源池,全省唯一政务领域IPv6全国试点通过验收。鲁北算力中心建设纳入全省大数据工作要点,魏桥国科智算中心二期建成投用,智能算力超2000P,规模全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