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流行态势如何?怎样做好防护?——国家疾控局回应春夏传染病防治热点

2025-03-28 06:34   新华社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室主任白莉强调,春季易误采误食有毒野菜、毒蘑菇。毒芹、钩吻等外形酷似可食用植物,却易致中毒,公众需注意辨别。此外,微生物污染风险随气温升高加剧,生熟食品交叉污染、冰箱存储不当等问题凸显。

  白莉呼吁,公众在进入夏季后做到“食品安全五要点”来规避食源性疾病风险,包括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安全的温度、安全的水和食材。

  “不采野菜野菇,剩菜剩饭不要在冰箱中放置过长时间,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要定期清洁冰箱,用温水加清洁剂擦拭冰箱内壁、隔层和密封条等。”白莉提醒,万一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定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即将陆续迎来清明、“五一”及端午等小长假,公众户外活动、外出旅游及亲友团聚增多。专家呼吁,公众需提升防病意识,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国家疾控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副司长席晶晶表示,为广泛传播健康防护知识,提升公众疾控意识,国家疾控局在今年每场新闻发布会都将结合季节交替规律,为公众介绍传染病防控情况和科普知识。

  

责编:于琳琳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