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报时评丨禁用“零添加”,“内卷标签”重回“价值竞争”

2025-03-30 15:28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评论员 刘瑞琪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引发消费者热议。

  如今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在不断提升,对于食品本身的品质有更高要求,不喜欢过多的食品添加剂。“零添加”本是一个积极的健康概念,消费者为了追求食材的“天然”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溢价本是好事,但遗憾的是,最终得到的却不一定是期望中的产品。

  “零添加”到底指什么?和酱油搭配,可以指没加焦糖色;和挂面搭配,可以指没加食用盐;和面包搭配,又可以说没有防腐剂。某款饮料标签上写着“零添加蔗糖”却暗含其他糖分,“零添加”又绝不代表饮料中不含有蔗糖。利用“零添加”缺乏国家标准定义的漏洞,用文字游戏把消费者绕得云里雾里,这一概念的模糊性与滥用,早已背离初衷。

  消费者苦“零添加”久矣。当“零添加”成为收割消费者的利器,“选择性标注”的营销套路很容易使消费者陷入认知混乱,动摇着消费者对“零添加即安全”的信任。如今国家出手整治“零添加”“不添加”乱象,强调了原料的真实性,让消费者买着放心、吃着安心,如一场及时雨给消费者送来食品安全的信心。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