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口险工何以入选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
2025-04-01 09:59 舜网-济南时报

与泺口险工同步入选遗产名录的还有泺口水文站,二者形成“工程+观测”的完整体系。1996年黄河遭遇历史最高水位32.24米时,泺口水文站实时监测数据为防汛决策提供了关键支撑,助力泺口险工创下“零决口”奇迹。这种工程与观测的协同,使其成为研究黄河防洪技术演进的“活态标本”。
巍巍险工“变身”文化长堤,漫步其间黄河故事“娓娓道来”
泺口险工不仅是防汛要塞,更是历史印记的承载者。2007年,以泺口险工为代表的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一期)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2008年问鼎国家建设工程最高奖——“鲁班奖”,2024年,位于险工内的“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记事碑”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从“人扛肩挑”到机械化施工,从单纯防洪到生态综合治理,这方险工镌刻着治黄理念的升华。

而今,巍巍险工,不仅守护大河安澜,还成为一条文化长堤。雕梁画栋上,“二十四节气浮雕”以黄河农耕文明为灵感,春分犁地、夏至扬场的场景栩栩如生;“治河方略石雕群”则镌刻潘季驯“束水攻沙”、靳辅“分黄导淮”等历代治河思想,将先贤智慧凝固于石壁之间;坝头上有两尊放大版“黄河神兽”,细数着“三河故道”的变迁史,在鹊华山水间护送长河东流;淤背区风貌带内,五通治河功德碑矗立近百年,以“惟石能言”的韧性记录着治河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