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葬、树葬、花坛葬……生态安葬正在从“可选项”变成“优选项”

2025-04-01 16:48   海报新闻

  清明节前夕,济南长清区的山东福寿园里,一座花葬纪念碑前多出了几束素净的鲜花,陆陆续续有市民到这里祭祀亲友,表达哀思。“我母亲前几年去世了,因为她生前就喜欢花花草草,所以我们以花坛葬这种方式与她告别。”市民闫女士告诉记者。

  各地出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 其深入推广仍面临挑战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探索节地生态安葬的先进经验。截至去年底,全国已有26个省份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对选择生态安葬方式的民众给予激励奖补,补贴力度不等。

  例如,在北京选择海葬的家属可以享受免费殡仪服务;济南对于骨灰撒散或者将骨灰全部撒入海、河等,奖补4000元,对于骨灰使用可降解容器或者直接入土,土地可重复使用,不保留标志的,奖补3000元;在陕西西安,壁葬和草坪葬可获2000元奖励,海葬和骨灰散撒更是能达到5000元……

  随着社会公众对海葬、树葬等生态葬法的接受度日益提高,选择生态安葬的比例在近三年内已提升至3.2%,各地数量持续增加。

生态葬

  然而,推进生态安葬仍面临诸多挑战。传统观念认为重殓厚葬才是尊重逝者,这使得许多家属在选择时产生顾虑。此外,一些人误将生态葬视为“随便葬”或“薄葬”,认为不孝顺、不重视。更有甚者,担忧选择生态安葬后无法妥善寄托哀思。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大部分生态安葬都被视为公益殡葬,比如海葬活动的成本由政府部门承担,这导致逝者家属在选择活动和流程方面受到限制,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排队等候的情况。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