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点亮”企业“智改数转”之路
2025-04-01 17:02 新华社
走进菏泽市郓城县蓝翔纺织有限公司的“紧密纺”车间,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全部采用智能控制。“智能纺织设备对电压稳定性极其敏感,细微波动便可能导致整批纱线报废。”公司相关负责人王伟说,“供电公司搭建的电能质量监测平台,能实时捕捉0.1%的电压波动,保障车间36台智能织机稳定运行。”
“我们把纺织企业每条生产线的用电曲线与工艺参数深度比对,对企业用电数据实时监测。”国网郓城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王照玉说,2024年,全县纺织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9.31%。
从制造到“智造”升级过程中,山东电力部门还为企业量身定制用电方案,助力企业用好分时电价、开展能效管理。比如通过智能算法拆解生产流程,将部分高耗能工序精准转入电价低谷时段,为企业省下“真金白银”。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济南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水性涂料和建材车间内,几台机械臂腾挪摇移,一件件防水材料在自动化工序引导下,有序走下生产线。“黑灯工厂”具有24小时连续生产的特性,东方雨虹每年用电量超过650万千瓦时。
为让企业的每一度电都“用在刀刃上”,国网济南供电公司通过能源大数据平台,全面梳理“黑灯工厂”能耗水平,量身定制节能减耗、降本增效方案,向300多家企业推送数字能效账单,累计节约用电约3000万千瓦时。
在一些企业,省下的用电成本投入到研发更多智能产线,形成“节电—增效—再升级”的良性循环。“黑灯工厂”里,设备昼夜运转,数据实时汇集,稳定电力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点亮”企业“智改数转”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