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鸣时评丨“百姓书记”王伯祥的“好人好官”定义
2025-04-01 17:09 大众网
农业起家,工业当家。他带着70人“取经团”南下江苏,回来后一口气上了77个项目。当有人质疑“摆弄企业见效慢”时,他拍着桌子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错失机遇我就是罪人!”今天晨鸣纸业的车间里,还流传着他当年给工人们鼓劲的话:“企业富了,国家才强,咱寿光人才能挺直腰杆!”
他给企业减税松绑,让厂长们有了经营自主权。联盟化工的杨志强回忆:“王书记带着我们跑贷款,饿了就啃个烧饼。”五年间,寿光工业企业从303家猛增到4854家,工业利税翻了十倍。当有人算出他“少收”的税收能建十座办公楼时,他只说了句:“藏富于民,值!”
“金钥匙”与“摇钱树”:留下永不退休的干部
王伯祥离任时,给寿光留下三把“金钥匙”:蔬菜产业的王乐义,工业战线的陈永兴,教育领域的王焕新。这些没靠关系的实干家,在他支持下撑起了寿光的“四梁八柱”。
今天,当你走进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能看到第七代智能大棚里,菜农用手机控制温湿度;在晨鸣纸业车间,每分钟能生产一公里长的铜版纸;在联盟化工,从盐田里提炼出的溴素占全国一半产量。这些奇迹的起点,都指向那个骑自行车下乡、在地头和菜农一起吃煎饼的“百姓书记”。
时代叩问:谁是“好人好官”?
越来越多的干部开始读懂王伯祥的“三不主义”:不怕担风险、不搞花架子、不谋子孙福。当有的干部还在琢磨“如何不出事”时,寿光的干部们已经把“如何干成事”刻进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