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迹丨琅琊台遗址实证为秦始皇所筑 入围2024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2025-04-01 18:06 海报新闻
3月31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20个项目入围终评。其中,青岛琅琊台遗址作为山东省本年度唯一参评项目,成功入围。
此前,记者专访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战国秦汉考古研究室主任、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吕凯。他告诉记者,琅琊台遗址经过6年的考古发掘,确认了该遗址上的高等级建筑始建于秦代,并发现了大半圆瓦当等高等级建筑材料,证明这里是秦始皇东巡期间营建的重要国家工程。
琅琊台遗址位于山东省东南沿海,遗址三面临海,现存秦汉时期夯土台基等多处遗存。
2019年以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青岛市黄岛区文化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通过持续发掘,确认了位于遗址核心的山顶夯土基址是“秦修汉葺”的高台建筑,规模宏大且规划严整、设计精妙。出土夔纹大瓦当、龙纹空心砖等高等级遗物,佐以早年间发现的秦琅琊刻石,可证实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徙黔首三万户”所筑之“琅邪台”,是最早的统一秦帝国国家工程之一,填补了秦汉时期关中以外高台建筑考古的空白。
山下建筑和窑址区与山顶有道路相通,为高台建筑的附属功能区。东部的夯土台基和东南的院落式建筑群年代较早,对于探索遗址历史文化根源有重要价值。遗址内不同遗迹分布区之间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密切关系,共同构成一处长时期延续的高等级建筑群落。考古发掘为战国秦汉时期高等建筑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