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当民法典遇上亲情账——淄博高新区法院十八年抚养费困局破冰记

2025-04-01 18:48   

  大众网记者 包欣悦 通讯员 赵昕渝 淄博报道

  十八年,足以让一个婴儿长大成人,也足以让一段亲情在金钱纠葛中渐行渐远。近日,淄博高新区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长达十八年的抚养费纠纷案件。这场因家庭破裂引发的长期矛盾,最终在承办法官的温情调解与刚柔并济的执行策略下圆满解决,既保障了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又让破碎的亲情得以弥合。

  案情回溯,从离异到积怨

  这起纠纷始于2007年,王某与李某离婚后,婚生子小明由母亲李某抚养,王某需按月支付抚养费。然而,离婚后王某因再婚、经济压力等原因,未能如约支付抚养费。因小明今年即将上大学,经济压力增大,在多次催讨无果后,双方矛盾逐渐升级,小明一纸诉状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从今年起提高抚养费的标准,同时还将之前欠付的抚养费6万余元一并申请了强制执行。

  耐心调解,情理法交融破僵局

  法院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赵昕渝积极组织调解员分析案件。在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一方面,王某这些年确实经济困难,且对父子亲情淡漠心怀不满;另一方面,小明因长期缺失父爱,心理创伤深重,亟须修复家庭关系。了解情况后承办法官认为,单纯判决执行可能激化矛盾,于是决定从亲情角度出发,采取刚柔并济的方式与执行法官联动调解该起案件。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