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个内陆县打通外贸物流梗阻,怎么做到的?
2025-04-02 06:40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曹县企业能够顺利用上公铁海联运,得益于2016年曹县内陆港的设立。这个具备港口、海关等口岸功能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如同一个强大的物流“引擎”,将京九铁路、长江航道等物流通道,以及3个海港、19个陆港紧密串联起来,让多种运输方式的中转接驳成为可能。在曹县内陆港的辐射带动下,企业无需再为多种运输方式的周转而奔波,享受到了一站式服务的便捷。
“企业把单子交给我们,货物坐哪个船、发哪个公司,我们都会安排得妥妥当当。”曹县内陆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五朵介绍,工作人员接到企业通知后,半个小时左右就能从内陆港赶到工厂。
尽管多式联运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方面潜力巨大,但由于环节多、流程复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中转成本偏高、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存在。“多式联运要涉及铁路、港口、船运公司、码头、堆场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运输链条就会受到影响。”任五朵说。
为了破解多式联运的难题,从2020年3月起,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开始对内陆港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逐步打通铁路、公路、海关等不同部门的信息壁垒,搭建“陆海通”智慧物流多式联运平台,实现了船舶动态、集装箱信息等数据的实时共享。如今,曹县企业再也不用为找箱子发愁,在家门口就能使用从青岛港提前运来的集装箱,发一箱货如同发送快递一样便捷。
如今,任五朵从事多式联运服务已有9个年头,找她的客户逐年增多,业务范围也从曹县延伸至方圆200多公里。随着数据环节的打通和物流效率的提升,许多业务都能在线上“一键式办理”,企业凭借一张单子,就能让货物通江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