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到2027年,青岛将形成“1+8+N”大模型发展体系

2025-04-02 07:18   青岛观客户端

  其中,“大模型+智能制造”包括支持大模型在研发设计、排程排产、运维服务等多场景示范复用,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互通,推动大模型赋能生产控制、实时监测、采购管理等环节;“大模型+智慧海洋”聚焦海洋气象预报、海洋灾害预警、深远海养殖等领域,先行先试开展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构建、训练、优化与应用,打造一批标志性的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大模型+智能家居”主要是发挥智能家电产业优势,通过智慧问答、智能调控、居家安防等场景的创新应用,打造全屋智能生态系统。围绕真实动态环境下家居服务机器人的感知、决策、执行,加速研发多样化的具身智能本体;“大模型+港口物流”将依托青岛港资源优势,围绕港口生产、供应链协同、口岸服务等重点方向,打造全链条智能化解决方案。聚焦物流运输路径规划、集装箱智能装备、通关数据核验等细分场景,深化大模型技术赋能应用;“大模型+城市轨交”包括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速构建面向城轨的开发运营AI平台,优化地铁运营方案和调度策略,实现地铁安全风险的智能化识别和预警;“大模型+智慧交通”将促进大模型技术对城市交通流量、交通拥堵等进行智能化预测和分析,优化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方案。推动智能出行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大模型+低空经济”,将针对民航机场的复杂任务自主理解和规划决策,实现机场多主体高效协同及机位、廊桥等核心资源调度智能化。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