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孩子出现“五不”行为 可能是孤独症!三岁前干预至关重要

2025-04-02 09:29   央视新闻

  近年来,随着各类公益活动的持续开展和科普宣传,社会对孤独症的认知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国家也专门出台了《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通过开展康复服务提升、教康融合和家庭暖心三大行动,全面完善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体系。

  孤独症有“五不”早期识别法

  据统计,我国孤独症患者已超1300万人,发病率约为1%,且男性多于女性。医学专家表示,孤独症患儿三岁前的康复训练对于改善症状至关重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曹庆久介绍,孤独症有“五不”早期识别法,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行为,家长需要警惕:

  第一个“不”叫作不看或者少看,也就是说交流的时候,他和你眼神对视很少。

  第二个“不”叫作不应或者少应,你喊他的时候,和你没有相应的回应。

  第三个“不”叫作不指,比如说有的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就指着东西要拿这个或那个,但是孤独症的孩子这种指也会少一些。

  第四个“不”就是不语或者少语。

  第五个“不”就是不当,包括他会有重复的一些行为、刻板的行为,反复打头或者说原地转圈。

  目前孤独症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康复训练是改善症状的有效方法。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 曹庆久:如果早期开始做康复训练,特别是三岁之前能够开始训练,对于减轻他的核心症状还是特别重要的。这些孩子经过训练之后,很多孩子可以正常上学。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