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改革(坚定信心,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2025-04-02 15:20   人民日报

  吊装船上,光伏平台凌空吊起,钢管桩一寸寸扎入海床;放眼远处,挖掘机挥动铁臂,将海缆深埋海底……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海域,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能早一天是一天!整个项目将安装2934个光伏平台,年发电量预计达17.8亿千瓦时,大约能满足267万名城镇居民一年的用电量。”顶着海风,项目经理张泽成说。

  追光而行、逐绿向新,这个项目为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写下生动注脚。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

  山东是能源生产大省,也是消耗大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量占全国近1/10,能源结构曾经“一煤独大”。

  如何深化能源转型改革?山东先建立“核风光储”新体系,再破除“一煤独大”旧格局。2024年,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超过煤电,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攀升,其发电不稳定等特点,再叠加电力“即发即用”的特征,让消纳压力如影随形。这一“成长的烦恼”,山东如何破解?

  自垦利区出发,抵达东营市利津县,在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东营能源津辉集中式储能电站,乳白色电池仓整齐排列。“用电低谷期,电池仓开启充电模式;夜晚用电高峰期,再把储存的绿电输送到千家万户。”站长左廷介绍。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