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河海长兴 幸福利津 | 盐碱地上奏响科技兴农交响曲 全国媒体利津行首站探访凯盛浩丰智慧农业示范园

2025-04-02 21:45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李彦涵 赵奕宁 东营报道

  4月2日,黄河入海口的春风裹挟着科技的气息。全国20家主流媒体记者齐聚东营利津,在“全国媒体利津行”首站——凯盛浩丰(利津)现代智慧农业示范园,见证了一场传统农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智慧革命”。这座占地150亩的“蔬菜工厂”,以71100平方米的荷兰文洛式智能玻璃温室为舞台,用240个传感器与230个控制器谱写出一曲农业工业化转型的华章。

  数字大脑让番茄生长“会说话”

  踏入温室,7万株樱桃番茄植株如绿色瀑布般从5米高的钢架倾泻而下,串串红宝石般的果实点缀其间。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地面纤尘不染,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果香,全然颠覆了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我们打造的是一台精密运转的‘植物计算机’。”园区技术负责人向采访团演示“浩丰农业大脑”数控系统:二氧化碳浓度、EC值、pH值等240项参数实时跳动,30万条/天的数据流通过算法转化为对天窗、幕布、水肥的精准调控。

  “过去种地靠人脑,现在种地靠电脑。”望着“浩丰农业大脑”上跳动的实时数据,采访团记者不禁感慨:这里的每一株番茄都拥有专属“数字档案”,从定植到采收的200余天里,它们始终沐浴在22℃的恒温环境中,享受着比婴儿奶粉配比更精准的水肥灌溉。这种工业化思维重构的农业范式,让亩产达到30公斤/平方米,较传统温室提升5-6倍,年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元。

  绿色密码向盐碱地要“黄金效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