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山东出实招

2025-04-03 07:10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设立重大需求精准科学识别、学科专业设置快速绿色通道,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适配不同领域创新需求。”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浩说,根据《意见》,我省将建立科技发展、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教产协同育人机制;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加强数字领域学科专业建设,推动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占比超过60%;建强国家和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推行高层次人才“校聘企用”模式,实现校企人才共享共用。

  孙海生表示,我省将持续深化科教界“帽子”治理,简化科研项目申请、评审、立项、验收流程,推行“材料一次报送制”。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综合试点,建立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允许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成果转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出台容错免责清单,全面营造崇尚科学、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绩效导向,对基础研究项目推行长周期评价,引导科研人员潜心钻研。

  在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打造30个特色化示范场景

  聚力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攻关主体,聚力推动企业成为要素聚合主体,聚力推动企业成为成果转化主体……企业处于市场最前沿,对技术创新、产业创新需求最敏感、最迫切,如何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让企业能安心投入创新?孙海生给出了下一步的三个发力方向——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