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渤海潮评|黄河文化:流动的文化觉醒与城乡共生

2025-04-03 10:15   

  时空折叠下的文化生态。滨州的尝试,在于构建一个“会呼吸的文化肌体”。蒲湖水面上的全息投影再现黄河改道史诗,孙子兵法沉浸馆用AI推演古代战局,62个文化体验节点通过AR地图串联成“黄河密码破解游戏”——这些看似炫酷的科技应用,实则是为传统文化安装“当代接口”。而四季主题活动的设计,更像是对农耕文明“应时而作”智慧的现代化转译:春日定向赛激活沉睡的村落,夏夜艺术季让古渡口变身露天美术馆,秋收剧场在玉米地里上演黄河民谣,冬季黄河大集用热气腾腾的市集对抗严寒。这种时空维度的精心排布,暗合了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滨州不是在简单利用既有空间,而是通过文化活动生产新的社会关系与文化意义。当游客在古村落民宿露台观星时,手机扫描瓦当图案即可跳转至黄河天文历法小程序——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嵌套,正悄然重塑人们对“文化场所”的认知。

  当夜幕降临,黄河大集的灯笼次第亮起,游客举着数字令牌在虚实交织的市集中穿行,老艺人用抖音直播芦苇画创作——这魔幻现实主义的场景,恰是中华文明在数字时代的生动展现:古老如黄河者,亦能在时代的河床上奔涌出新航道。滨州的故事提醒我们:文化传承的本质,从来不是对过去的重复,而是以当代为纸,以创新为墨,续写永恒的文明长卷。

  

责编:吕芳缘
审签:张 爽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