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柴胡店镇:人大代表架起民意连心桥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4-03 18:47 海报新闻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工作站打造“红色议事厅”,将抗战纪念馆变为民主协商的课堂。每月15日,代表们在这里接待群众,背后的展柜里陈列着村民捐赠的大刀、纺车等老物件,时刻提醒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初心。在红色旅游开发中,代表们推动建立“文旅发展专项基金”,通过“村民入股+集体运营”模式,将原化工厂厂房改造成美术馆、民宿,既保留了工业记忆,又创造出文旅新业态。村民杨新义感慨:“过去化工厂的烟囱冒黑烟,现在美术馆里飘墨香,代表们真正把我们的乡愁变成了财富。”
工作站使用“云上家站室”系统,收集村民诉求,对道路修缮、污水处理等高频问题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2022年村内实施亮化工程时,系统捕捉到老年群体对路灯眩光的担忧,代表们立即协调更换柔光灯具,让民生工程更贴心。
工作站还推动建立“乡村振兴议事会”,让村民成为决策主角。在确定抗日名将肖华指挥部遗址修缮方案时,先后召开7次村民议事会,收集建议58条,最终形成“修旧如旧+数字展陈”的改造方案。村民宋玉山经营的超市如今成为旅游商品展销点,他笑着说:“以前觉得代表高高在上,现在发现他们就是帮我们跑腿办事的贴心人。”
数据显示,工作站运行以来,累计解决民生问题236件,推动实施项目17个,村民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1.2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3.8万元。这个曾经“姑娘不愿嫁”的村庄,如今成为国家级文明村,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