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一座山与一座城的千年方向感

2025-04-04 10:34   中华泰山网

  在徂徕山与汶河之间的村庄,村名中的“望”字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变迁。徂徕镇北望村最早是商王寨,唐代称商王村。大概因为有寨墙的缘故,民间传为商王城,后来村子被毁,村民在商王城以北重建村庄,名“北王村”。岁月流转,北宋时期,石介家族迁居附近桥沟村,衍生出“西王”“南王”等邻村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方言的演变,“王”渐成“望”。直至今日,村口石碑仍镌刻着这段历史,成为“望山文化”的活化石,默默诉说着这座城与山之间千丝万缕、绵延千年的方向羁绊。

  泰山周边还曾流传着“乞丐望山命名”的有趣传说:古时,一外乡人遭遇暴雨被困山中,他登高远望,看到了北、西两村,便称其为“北望”“西望”。尽管这一传说被学者质疑逻辑合理性,但却为“望山”增添了几分充满民间智慧的浪漫色彩。

  岱庙的山门正对着泰山主峰,形成了“山城一体”的独特轴线布局;夜晚,爬泰山的背包客们以玉皇顶的灯火为指引,如同仰望北斗星一般,沿着十八盘的陡峭台阶向北攀登……初到泰安的游客,总会被当地人热情提醒:“泰山在北,迷路时抬头看到泰山便是方向。”这样一个简单实用的方向辨别方法,成为了游客们的“望山指南”。“在别处导航靠手机,在泰安抬头见山知北,方向感从未如此清晰。”来自南京的游客李女士感慨道。

  泰安老城区建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街道依山势延伸,这种独特的地理方位,让泰安城与泰山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