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山东大力营造文明、绿色、节俭祭扫新风尚
2025-04-05 08:11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逝者家属因工作或者路途远等原因,无法亲自祭扫。我们推出代客祭扫服务,为无法亲临现场祭扫的家属提供便利。”菏泽福寿园负责人徐寒凝介绍,工作人员会通过擦拭墓碑、献花、鞠躬等文明、绿色的方式缅怀逝者,为逝者家属传递跨越千里的思念。
海葬等生态安葬渐入人心
“爷爷曾是一名海员,他的遗愿就是进行海葬。”临近清明,多位逝者家属来到烟台市芝罘区殡仪馆报名参加海葬活动。正在为爷爷填写表格的烟台市民张斌告诉记者,大海是相通的,以后自己只要来到海边,就会想起爷爷。
“妈妈生前想要海葬,希望能魂归大海。”前来报名的德州市民郑女士说,母亲生前特别喜欢大海,回归大海是对母亲最好的送别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逝者选择海葬。记者从烟台市民政局获悉,从2015年开始举办公益性海葬活动以来,烟台已累计为4235名逝者提供了海葬服务,节地约1.3万平方米。
“自公益性海葬活动实施以来,烟台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群众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欣培介绍,烟台近年来持续推动惠民殡葬,配套节地生态安葬奖补资金,为每位本市户籍逝者按1000元的标准向其家庭发放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各区市财政配套保障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奖励,不仅减轻了居民在丧葬方面的经济压力,也鼓励更多家庭选择环保经济的安葬方式。
丧事简办成为村民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