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评|多维发力激活民营经济“新引擎”
2025-04-05 14:56 海报新闻
创新驱动:从“制造大省”到“智造强省”。山东持续深化“万项改技、万企转型”行动,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派驻“数字专员”、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举措,积极鼓励民营企业以技术创新为矛,突破“卡脖子”难题,抢占全球产业链高地。威海光威集团从渔具跨界航空航天,凭借碳纤维技术打破国际垄断;青岛创新奇智以“AI+制造”赋能工业智能化,成为全球技术标杆;东明石化研发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终结高端聚烯烃依赖进口的历史。2024年,山东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指数达50.3%,数字化改造指数超50.9%,创新动能持续释放。全省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90%以上是民企;235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71%由民企主导,数量居全国首位。山东民企具备“既能在传统产业深耕,又能在新兴产业突围”的创新能力。山东民企在实践中展现“既能在传统产业深耕,又能在新兴产业突围”的创新能力。
生态优化:从“筑巢引凤”到“近悦远来”。山东将营商环境视为“阳光与水”,通过改革破解民企发展痛点。一方面,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出企业开办、信用修复等8个“一件事”集成服务,提升政务效率;另一方面,构建“金融直连”机制,2025年计划通过“信易贷”平台新增授信5000亿元,缓解融资难题。人才引育方面,山东通过“名校人才直通车”、升级“人才金政”等举措,吸引清华等高层次人才扎根民企,智洋创新等企业凭借人才优势实现技术突破,如今的山东已然成为民企成长的“暖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