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的追寻丨苦等七十余载,DNA技术助227名济南战役无名烈士“回家”
2025-04-06 06:14 海报新闻
编者按:
英雄捐躯,山河不忘。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中的很多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多少年来,人们对先烈的缅怀从未停息,有人寄出上千封寻亲信,有人奔波万里走遍全国,有人坚持十几年倾其所有……只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忠魂归故土,帮烈士找到“回家的路”。清明节到来之际,海报新闻特别策划推出“不息的追寻”系列报道,对话为烈士寻亲的人,讲述寻亲路上的艰辛,缅怀英雄烈士的事迹。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对英烈精神的追寻永不停息!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解强民 济南报道
2025年4月1日清晨5时32分,K412次列车缓缓驶入济南大明湖站。81岁的刘淑秀攥紧了手中的行李袋,那是满满一包威海特产——这是她77年来第一次在清明节祭奠父亲刘德怀。77年没见过父亲,今日再“见”,自己已是耄耋老人。
革命烈士陵园内,刘淑秀趴在父亲的墓碑前,抚摸着碑身,泣不成声。后来,她索性将脸部紧贴着父亲的墓碑,久久不愿意起来。或许,她想再感受一次来自父亲的温暖,父亲牺牲时,她才四岁。
这是4月1日在济南市历城革命烈士陵园举行的“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暨寻亲成功无名烈士祭扫仪式。当天,经DNA比对确认身份的济南战役6位威海籍无名烈士的家属来到现场祭奠。除了刘德怀烈士,还有许维峰烈士、赵桂金烈士……
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许维峰烈士,77年后终于与亲人团聚。(大众新闻记者 毕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