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德州宁津这位农民:“科学种田,咱得赶趟儿”
2025-04-07 07:22 人民日报
山东农民杨长胜用智能设备打理8000亩麦田
“科学种田,咱得赶趟儿”
本报记者 李 蕊
春风拂过,山东宁津县保店镇前杨西村麦田泛青。
村民杨长胜蹲在地头,掏出手机,点开“宁农云服”小程序,屏幕上跳出施肥方案:每亩40公斤复合肥,氮肥占比31%、钾肥占比5%。
“神了!”老杨划动手机屏幕仔细查看,“手机给麦田‘开方’,比咱老农民还明白。”
跟黄土地打交道30多年,老杨信的是“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啥时候追肥?用啥肥?全凭经验。”老杨感慨,靠感觉估摸着施肥,有时也会拿不准,“前几年春灌,尿素撒多了,麦苗不结穗,心里那叫一个急啊。”
转机来得巧。2021年,县里发展智慧农业,派出技术员下乡,向村民推广“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老杨摆弄了半辈子锄头,起初一听,还直撇嘴:“净整花里胡哨的,种地要能靠手机,骡子都能上树哩!”
然而,隔壁赵书勇家的变化,让老杨坐不住了。打眼一望,人家麦子蹿得齐整,青汪汪一片惹人馋。“老杨,信我一回!”赵书勇拿出手机比划,“手机就是新农机,比咱老辈人看天摸地准多了。我这亩产从500公斤蹿到了650公斤。”
老杨心动了。保店镇办的智慧农业培训班,他报了名。刚开始上课,老杨有点不适应,手指头笨拙地在屏幕上点来点去。
“您就把这当‘新锄头’,点这里,土壤墒情就出来了。”授课老师手把手教,老杨很快出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