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市文化故事㊲|“毕加索”邂逅泉城,独特的参与感让年轻人“沉迷”
2025-04-09 16:18 大众新闻
扭曲的线条,多层次的折叠,变幻莫测的色彩布局,不仅给参观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让参观者跟随毕加索的思维“神游天外”。《亚威农少女》、《梦》等标志性作品复刻,呈现了艺术家从写实到解构的蜕变历程;作为山东首展的《格尔尼卡》创作手稿,则揭示了这幅反战巨作的创作过程。
独特的生命力
除了风格迥异的作品,本次展览营造的“参与感”让参观者流连忘返。进入展览大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群“飞翔”的白鸽,这成了年轻人打卡最多的地方。毕加索被誉为“和平鸽之父”,他笔下的白鸽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力控诉,也是他艺术创作中的特有意象。创作于1952年的《鸽子彩虹》也在本次展览之列,是少数能让参观者看明白的作品之一。
本次展览创新设计了光影放映室、创意工坊、MBTI艺术人格测试、专业讲解服务四大沉浸场景艺术体验。其中,数字影像还原了毕加索创作场景,还在不同节点设置了立体主义雕塑观察台、玫瑰墙、1:1工作室还原等打卡装置。MBTI测试生成个性化艺术解码卡,建立观众与作品的深度连接,为游客沉浸讲解,解读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
很多参观者专门坐在雕塑观察台、玫瑰墙等位置拍照打卡,而不少参观者步入画中,成为“画中人”。还有的拿起画笔体验艺术的创作过程,通过笔尖和画布的触碰,更加真实地感受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