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越来越高,“厘米焦虑”搅动家长神经,“身高追逐战”有多火?
2025-04-10 14:37 文汇报•上观新闻
要知道,人体的最终身高是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遗传因素对身高的影响占60%-80%,后天因素约占20%-40%,包括营养、环境、疾病、心理等。而医院开设的生长发育相关门诊,实际上是面向生长发育存在缺陷的孩子的,比如矮小症等。此外,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罕见病。医生们估计,当前约半数就诊的孩子,并不属于这些患者群体。
“厘米焦虑”下,孩子留下终身遗憾
不能接受“矮人一截”的家长,还在寻觅着各种“拔苗”手段。
龙华医院儿科副主任石李每周有一个周末门诊,如今,门诊往往从早上7点多开始,一直看到晚上7点多。“我当中就吃几口午饭,尽可能让家长和孩子少等待。”石李发现,不少前来问诊的家庭中,错误的“追高”方法一大堆。
“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生长落后,须先排除疾病因素。实际上,更多孩子长不高,是因为平时运动量太少,或长期睡眠不足。要知道,运动、营养、睡眠三大因素对生长发育太重要了。这三点做好,不需要额外干预。”石李还发现,不少孩子是“吃”出了问题,比如,有家长长期给孩子吃人参、太子参、西洋参等。
石李(右)与同事开展身高与生长发育咨询义诊,家长们拿着孩子的骨龄等检测报告聚拢而来
“儿童正常饮食就可以了,长期随意进补会引发早熟、营养过剩,就是不长个了。”石李在门诊上,一遍遍地对家长科普。
抱着希望孩子“高人一等”的心态,更有家长在市场上寻求干预手段。从骨龄检测到生长激素注射,相关产品市场份额逐年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