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动能丨岚山头街道:春日“倒笼”忙 牡蛎产业兴
2025-04-10 18:25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林坤 王阳 日照报道
随着气温回暖,海水温度逐渐升高,牡蛎进入快速生长时期,岚山头街道的牡蛎养殖户们纷纷忙着给牡蛎“倒笼”,呈现出一派“海上春耕”的繁忙景象。
“叮叮当当……”在岚山区中心渔港的码头上,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将养殖笼中的牡蛎逐一敲下,进行细致分拣。符合标准的牡蛎被精心装袋,准备上市销售;而那些尚需育肥的牡蛎,则被重新装入笼中,运往深海继续生长。“每年的春秋两季,‘倒笼’都是增产的关键环节。”岗湾养殖公司负责人马数介绍道,“通过‘倒笼’,我们能够及时清理空壳,有效疏散养殖密度,从而显著提升牡蛎的生长速度和肥美程度。”
向海而生,依海而兴。岚山头街道海域宽阔,地处北纬35°黄金线上,温度适中,独特的水质和地理环境造就了牡蛎优异的品质,以个头大、味道鲜美而闻名。目前,岚山头街道牡蛎养殖户有20余家,养殖面积3.5万余亩,年产量1万余吨,年产值1.2亿元。
近年来,岚山区深入实施“蓝色良种”提升工程,高纯度三倍体牡蛎在岚山育苗成功。从二倍体到三倍体牡蛎育苗的技术突破,解决了种苗“卡脖子”问题,岚山区海洋养殖产业链不断延伸,打破了高端贝类产业链前端技术空白,产量增加的同时,品牌建设与产业能力提升同步进行:岚山区通过注册“岚蚝”品牌,进一步扩大了地域性产品的知名度,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