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出招治理四月飞“雪”,@过敏星人 防护必看!
2025-04-11 00:04 海报新闻
每年4月,随着气温升高,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就会带着白色绒毛随风飘散,这是它们繁衍后代的自然方式。然而,这看似有着“四月飞雪”的浪漫,带来的烦恼和安全隐患却也让人苦不堪言。近年来,全国各地精准施策,通过物理防控、“黑科技”等手段推进杨柳飞絮综合治理,尽可能降低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干扰。
飞絮看似梦幻,却很“扰民”
杨絮和柳絮因其表面易吸附花粉、灰尘等过敏原,对于过敏人群来说接触后可能引发皮肤瘙痒、鼻炎甚至哮喘。据东营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海英介绍,杨柳飞絮引起的过敏主要发生在上皮肤和呼吸道。因为柳絮含有油质和多糖类物质,所以易粘附于皮肤表面,或吸附于鼻腔等黏膜处,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过程,变成一种过敏原。“一般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杨柳絮的高发时段。”王海英建议,过敏体质者在飞絮高发期应减少户外活动,必要外出时可以尽量避开杨柳絮指数较高的时段,或者佩戴口罩、纱巾、护目眼镜等防护装置,尽量不穿易黏附飞絮材质的衣物。“外出归来要及时用清水清洗裸露在外的皮肤,并及时清理衣服上的飞絮。如果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严重,要及时就医。”
漫天飞舞的杨柳絮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和健康带来影响,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据消防人员介绍,飞絮含有90%的纤维和油脂,表面绒毛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结合,一旦遇明火,可在2秒内迅速燃烧,且蔓延速度极快。此外,飞絮本身十分轻盈,着火后会随风飘散,当它附着到其他易燃可燃物上时,就会引燃易燃可燃物,形成连环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