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全国第二发电大省,对山东意味着什么?
2025-04-12 08:25 每日经济新闻
即便山东发电量保持稳步增长,但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保供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去年山东电网有61天负荷破亿。”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东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志伟曾表示,今年山东有望成为北方第一个、全国第三个GDP过10万亿省份,对于可靠电力供应、扩大有效投资的需求更加迫切,但新能源出力靠天吃饭,极热无风、日落无光,高峰负荷时段难以提供可靠电力支撑。
根据规划,到2030年山东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突破2亿千瓦、达到煤电装机的两倍,新能源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并网消纳之间的矛盾也将更加突出,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频频出现的“负电价”。
当然,山东也正在采取超常规举措,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就在去年12月,山东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纳体系机制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完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分类、逐步提高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比例——
2025年到2026年,新增风电项目可自主选择全电量或30%发电量参与电力市场,新增光伏发电项目可自主选择全电量或15%发电量参与电力市场;2030年起,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全面入市。
这也将推动新能源发电量的稳步增长,从而缓解当地的电力供需矛盾。当然,要根本性解决电力供需矛盾问题,推动新能源电力的增长和消纳还不够,也要依靠全国电网互济提升电力结构中的绿电比例。
依托“五交三直一环网”大电网,山东在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中省外来电1548亿千瓦时,占比达到18.6%。而预计5月,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