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难题如何“破冰”?山东推行总审计师制度“一箭双雕”
2025-04-13 07:06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4月9日,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的德迈国际信息产业园三期二标段施工现场,工程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推进。
眼下这座承载了335家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企业的产业集聚高地,开发和招商曾一度陷入停滞。随着山东创新推行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一笔关键投资的顺利延长,帮助企业重新回到了发展的正轨。
2022年,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开展内部审计时发现,一笔投资于民营资本侨商侨资项目的专项基金逐步进入退出期。然而,由于多方影响,受资企业资金较为紧张,投资难以如期退出。这笔投资曾为德迈国际信息产业园建设及金恒丰科技集团工业打印机等项目落地济南提供重要帮扶,此时如何退出,让企业陷入了两难。
“产业投资一方面看重安全和回报,另一方面也注重对产业的孵化培育和对企业的扶持。利用我们自身的资源和协同优势帮助被投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是国有投资机构的职责所在。”济南产发集团风控审计部负责人杨亚男告诉记者,按照以往的审计思路,投资到期就要启动程序退出。但在当时,这么做相当于直接剥夺了被投企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也违背了集团投资的初衷,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最优解。
在对市属国有企业开展审计调查时,济南市审计局也关注到产发集团面临的投资困境并提出整改意见,一场由制度创新带来的转机随之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