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野”流行,百元一斤药材被游客“打野”损毁
2025-04-14 06:17 封面新闻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情况在当地并非个例。多位种植户反映,除黄连外,重楼、白芨等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也屡遭破坏。有农户初步估算,单是今年春季,部分地块的经济损失已超千元。
部分市民“家野不分”
村民立牌警告“偷竹笋罚50元/根”
自2023年以来,“打野”活动在社交媒体上走红,春季和秋季都是“打野”的最佳时间。不少网友晒图分享起“打野”的收获。野葱、蕨菜、雪芽菜、刺龙苞等等都成为“打野”爱好者的囊中之物。
还有网友直接发出挖野菜的定位,有人写到:在彭州市华光寺,山顶有大片树林,目前雪芽菜很多,月底可以来挖竹笋。然而,随着“打野”的火热,部分“家野不分”的游客,因误挖到村民种植的农作物而引来村民的不满。
去年,崇州、大邑等地频发偷挖农户自种折耳根、竹笋等事件,村民立牌警告“偷竹笋罚50元/根”,甚至搭帐篷守地。大邑一农家乐的老板张女士说道:“来挖野菜的人实在太多了,村民立警告牌、护栏都没用。”张女士介绍,若有游客想去她承包的竹林中挖竹笋时,就会与游客约定按照3元一斤出售,“这样大家都开心。”
做有素质的“打野人”
提醒:野菜洗净煮熟再食用
“打野”爱好者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周末的时候会带小孩去踏青,带些小铲子挖挖野菜,既能教小孩认识各类植物,也能亲近自然。李先生说:“有些村民很热情,还会给我指路告诉我哪里能挖到野菜,当然我们也很注意,做有素质的‘打野人’,不去破坏村民种植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