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黄河行纪|板上发电、板下养鱼,看东营盐碱滩涂如何变身“聚宝盆”

2025-04-15 11:27   大众新闻

  光伏板如蓝色海浪般铺展在万亩水塘之上,盐碱滩涂变身清洁能源与生态渔业共生的“聚宝盆”。4月14日,行走黄河主题采访团走进东营市垦利区,探访山东省单体容量最大的新能源项目——华润财金红光渔业800MW光伏发电项目,见证“板上发电、板下养鱼”的生态智慧。

  盐碱地上崛起“蓝色海洋”

  从黄河入海口驱车30分钟驶入项目区,目之所及是排排矗立于粼粼水面的光伏板阵列。“这就是省内最大的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我们边走边说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刚下车,记者就被一道爽利的男声吸引,华润财金新能源(东营)有限公司光伏电站站长张立强从一块光伏板后走出。张立强说:“老十五村原来都是难以耕作的盐碱滩涂地,如今通过‘渔光互补’模式,土地综合利用率提升了200%。”资料显示,该项目占地约2万亩,年均发电量达11.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37.9万吨,可满足5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2万吨。

  生态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在光伏板遮蔽下,水面温度降低、藻类繁殖受控,反而为海参养殖提供了优质条件。“海参怕晒,光伏板在上面正好为他们撑起了遮阳伞。”张立强笑着说,“不仅如此,我们的光伏板是双面双玻结构,反面也能发电,水面反射的阳光也能增加一部分发电量。”据记者了解,该项目以光伏循环经济为核心,以高效渔业经济为支柱,以农家旅游度假为辅助,将盐碱滩涂改造为集光伏渔业、文旅观光、乡村振兴为一体的多产业示范区。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