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阳信县洋湖乡以何首乌种植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5-04-15 18:15   大众网

  更令人称道的是生态种植链的构建:地膜采用可降解生物材料,三年后自动分解;滴灌带回收再造为塑料颗粒;药渣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为有机肥。经科学管护的何首乌幼苗成活率达95%,预计三年后亩产将突破1500公斤,较传统种植增产2倍以上。

  “我们采用的是一种新兴种植模式——订单农业。”洋湖乡党委副书记邢杰介绍,“我们与安徽省的一家药企建立了订单种植合作,实行‘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目前,全乡已形成以芍药、丹参、薄荷等为主导的种植板块,建成标准化基地800亩,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庄200余户参与种植。

  产业升级的步伐仍在加速。在乡政府规划图上,“中药+”战略清晰可见:中药材初加工中心即将动工,配套建设500平方米标准车间;药食同源产品研发项目已提上日程;山东某药企年产10万吨中药饮片项目成功落户。秧歌人家“百草园”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在升级改造。“我们要让中药材从田间到车间、从工厂到市场、从产品到文化实现全链条增值。”

  在基地务工的一位农民笑着说:“土地流转每亩年租金800元,加上每天80元工资,一年能挣2万多元。”像她这样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的村民,全乡已有150余人。

  暮色中的“百草园”,新铺的地膜泛着淡淡银光。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见证着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的华丽转身。随着洋湖乡“种好药、制好药、卖好药、用好药”的全产业链日渐成形,一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协奏曲,正在鲁北平原徐徐奏响。

  

责编:郭九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