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创新未成年人保护模式 为孩子撑起“保护伞”
2025-04-15 20:02 大众网
呼和浩特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在实践中着力培育专业队伍,为困境儿童提供更优质服务。组建“1+9+N”工作队伍,以市未保中心为核心,向9个旗县区派出专业队伍,联合社会力量和志愿者,构建市未保中心、旗县区民政部门、旗县区未保站三级保护体系。在旗县区设立工作站,每个站配备2名专职社工,引入专业人才,打造“五位一体”基层儿童保护机制。
此外,明确“1566”保护模式,围绕15个品牌项目,聚焦6大服务内容,构建“六位一体”保护体系。规定动作上,精准评估困境儿童需求,落实保障政策;自选动作里,借助学校、社区平台,开展法律、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多元服务,满足未成年人成长需求。

强化品牌建设,凝聚保护合力
呼和浩特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全力构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支持体系,搭建全市未成年人保护指挥调度平台,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同时,与多部门建立司法保护和社会救助联动机制,形成全方位保护格局。
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向监护人宣传法规政策,强化监护责任。截至目前,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179场次,培训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及监护人超6000人次。积极探索“儿童专干+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儿童福利社工”创新模式,发挥各方优势,充实基层力量,打造温暖且专业的保护网络,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