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古运河畔百物聚,舟楫往来集市兴!济宁“运河大集”破解“办活动、靠财政”难题

2025-04-17 07:00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运河大集”的目的就是活跃文旅、拉动消费、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征说,从这一角度出发,他们尊重市场规律,将活动周期、活动形式等关键因素决策权交给市场和企业,推动活动时间安排灵活合理、商品布局紧密贴合群众消费习惯,提升市场活力与参与度。比如,活动打破传统集市短暂、零散的时间局限,将周期拉长至10天,弥补了以往群众因集市“一闪而过”、工作日无暇顾及而错过的遗憾。同时,通过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将商业、文化体验转化为消费动能。数据显示,春季“运河大集”期间,客流量达40万人次,商户营业收入达130万元。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滋养着济宁城,也孕育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大集”上,一块普通的石头在石画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灿手中重焕新生,吸引众人驻足围观。“我就是在运河边长大的,看到石头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就能想起很多童年趣事。”济宁市民刘先生买了一块刻有“运河悠悠”图景的石头,准备摆在案头。

  “我们将非遗技艺展示、运河文化体验融入大集,提升商品吸引力。”济宁市任城区委宣传部文艺文产科科长高慧介绍,市民赶“运河大集”不仅能享受各项优惠活动,还能欣赏20余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演,见证篆刻、剪纸、绒花等古老技艺焕发生机。同时,以舞韵、诵韵、光韵、墨韵、戏韵、雅韵为核心的精彩演出轮番上演,10多位书画家现场挥毫、赠送书画,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吃、喝、玩、乐、赏、听、看“一条龙”文旅消费新体验。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