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纸鸢飞向春天

2025-04-17 09:36   中国文化报

  “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

  明媚春光,风过云动,千姿百态的风筝在天空悠悠然地荡着,放飞人们高远的志向与无边的情思。

  风筝又名纸鸢,在我国已有2400多年历史。最早的风筝并非用于休闲娱乐,而是军事侦察,可以测距、传递信息。宋朝以来,放风筝逐渐发展为一项春日习俗,至明清时期,已成为流行的春日户外运动。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郑板桥的这首《怀潍县》将放风筝的场景描写得热闹、壮观。古时,人们剪断风筝线寓意去晦气,今天,放风筝有了更多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

  在“世界风筝都”山东潍坊,走进当地的世界风筝博物馆,观众可以通过VR眼镜和元宇宙数字技术,实现多重感官体验。

  “佩戴设备后,随着步伐移动,我看到龙头蜈蚣风筝在眼前缓缓展开,可以近距离观察风筝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亲手‘触摸’那些精美的图案和线条。更令人惊叹的是,可以通过手势操作拿起商贩售卖的风筝和年画工艺品,放在手中细细欣赏。”山西游客辛柯在这次互动体验中感受到了风筝制作技艺的精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